你留意过自己的脚吗?有时候,双脚和双腿上一些不起眼的变化倍悦网配资,可能正是身体内部血糖失控发出的“紧急提醒”。
2025年,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:58岁的赵先生患有2型糖尿病十年,有一天突然发现小腿长出几块褐红色的斑,不痛不痒,他以为是普通老年斑或淤青,并没在意。谁知几个月后,斑点不仅变多、颜色加深,皮肤还开始变薄、下陷……到医院一查,才知道这叫“糖尿病性胫前斑”,是长期高血糖在皮肤上的典型表现!
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老年医学科郑医生提醒,血糖升高最早、最明显的信号,往往出现在腿脚上。因为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,而双脚作为离心脏最远的部位,最容易感知到这种变化。
展开剩余73%如果你的腿脚出现以下6种症状,一定要当心,最好及时测一下血糖:
1.麻木或刺痛感
高血糖易导致末梢神经受损,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性病变。最初可能表现为脚趾、脚底麻木、刺痛,逐渐向上蔓延。
2.皮肤异常干燥、瘙痒皲裂
血糖高会让皮肤更容易缺水,出现干燥、脱屑,甚至皲裂,且容易合并感染,造成瘙痒和红肿。
3.伤口迟迟不愈合
尤其是脚部的小伤口,如果超过两周还不愈合,甚至逐渐扩大倍悦网配资,需高度警惕。高血糖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,延缓修复。
4.肌肉无力或萎缩
长期神经性病变和血供不足,可导致脚部肌肉萎缩、无力,走路不稳,容易跌倒。
5.小腿前侧出现“糖斑”
也就是前面病例中提到的“糖尿病性胫前斑”,常见于男性糖友。小腿前方出现不痛不痒、边缘不清的暗褐色斑片,后期可能凹陷。
6.足部关节慢慢变形
高血糖可能导致肌肉萎缩、牵拉不平衡,引起足弓塌陷、槌状趾等畸形,影响走路功能。
那么,如何稳住血糖,防患于未然呢?
这10个实用小方法,不妨从今天做起:
1.改变进食顺序:先吃蔬菜,再吃肉蛋,最后主食,有助平稳餐后血糖;
2.细嚼慢慢吃:每餐不少于15分钟,每口嚼20~30次,避免过量进食;
3.吃够优质蛋白:每天1个鸡蛋、一杯奶、适量豆制品和鱼虾瘦肉;
4.少食多餐:在三餐基础上增加2次加餐,避免血糖剧烈波动;
5.坚持有氧运动:快走、骑车、游泳每周至少5次,每次30分钟;
6.加强力量训练:深蹲、俯卧撑、举小哑铃,增肌有助降糖;
7.保证充足睡眠:每晚睡够7~9小时,改善胰岛素敏感性;
8.学会释放压力:冥想、瑜伽、深呼吸都可以调节应激激素;
9.坚决远离烟酒:二者都会干扰血糖稳定,增加并发症风险;
10.定期监测血糖: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高危人群,早发现早干预。
很多时候倍悦网配资,身体只是不会大声喊痛,却一直在用细微的变化向我们发出提醒。千万别等到“小问题”变成“大麻烦”才后悔——照顾好双脚,就是走好健康生活的第一步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